春潮涌动齐鲁争先丨【把两会精神融入奋勇争先的火热实践】(九)

2023-03-28

本网讯 春潮涌动,万物生长。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起步之春,2023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山东区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强化与集团公司的战略对接和上下协同,统筹做好增量提质和存量提效“两篇文章”,加大力度调结构、优布局、补短板,调整优化“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计划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1%,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30%,努力实现质量高、结构优、效益好的转型发展。

气象万千时代,山河锦绣春来。一幅“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华电转型春景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风”“光”竞速

节能降碳,绿电先行。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2023年工作会上指出,能源电力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山东区域紧紧抓住“十四五”碳达峰的关键期,把风光电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企业发展的“一把手工程”“重点工程”和“全员工程”进行战略布局,大力实施风光电“331行动·560计划”,形成了全员发动、全面铺开、全省“追风逐光”的“华电山东模式”。

2022年12月26日,山东省单体规模最大光伏电站项目——华电莱州土山光伏发电项目一期600兆瓦工程首批200兆瓦发电单元顺利并网发电。潍坊峡山区整县分布式光伏首批28.6兆瓦、郯城一期分布式光伏首批15兆瓦、淄川生物医药产业园分布式光伏一期2.43兆瓦项目相继并网发电。2022年,山东公司投产新能源项目51万千瓦。

2023年,山东省启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可再生能源基地化、大规模、高比例发展。

山东区域坚持不懈打好风光电项目谋划、储备、开发、建设“组合拳”,在集团公司登高目标基础上自我加压,明确了“全年核准备案风光电资源300万千瓦、完成投资决策200万千瓦、取得建设规模指标200万千瓦、建成投产200万千瓦”目标。坚持把大基地、大项目作为发展工作的重心,着力在鲁北地区、莱州、淄川、肥城利用盐碱滩涂、废弃矿区、采煤塌陷地拓展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确保“十四五”期间建成规模化基地项目合计600万千瓦。紧密结合整县光伏产业和乡村振兴政策,统筹抓好整县光伏和分布式风光电开发,年内新增整县光伏开发规模3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100万千瓦。全力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强化与上海电气的战略合作,密切跟踪山东省海上风电新增规模,努力实现海上风电资源配置突破。

2月13日,山东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公布了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牵头开发企业竞争优选“短名单”,山东区域代表集团公司成功中选,成为具备该基地规划内项目牵头开发资格的10家企业之一。

3月6日,华电山东沂源张家坡2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开工,项目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实现光能和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可实现土地增值、农民增收、政府增益、企业增效。

迈开大步追“风”逐“光”,山东区域绿色发展的底色更足、成色更亮了。

“煤”“气”并进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山东公司应势出动、靶向发力,“煤”“气”双赛道并驾齐驱,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火电机组的节能、清洁、高效。

——狠抓存量煤电机组运营改善。

山东公司一方面有序推进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另一方面以创建集团公司标杆机组及行业优胜机组为目标,强化细化能耗指标对标管理,深入挖掘机组潜力,提高机组综合竞争能力,确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同类型机组中处于先进水平。

3月15日,集团公司2023年精品大修现场会在邹县电厂召开,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叶向东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高质量实施‘三改联动’,全方位强化技术监督管理。”作为集团公司2023年精品示范大修试点工程,邹县电厂于2月10日拉开了四台大机升级改造收官之战——5号机组精品大修,预计修后供电煤耗降低17克/千瓦时以上,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3万吨。

截至目前,山东公司先后进行了5台大容量机组汽轮机通流节能降碳改造,10台机组灵活性调峰和低负荷适应性改造,以及37台机组供热改造,现有机组运行经济性、灵活性大幅提升。根据中电联公布的2022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山东公司17台机组获优胜机组称号,获奖比例达37.8%,成为集团公司获奖数量最多的直属单位。

——推动重型燃机、高参数煤电布局发展。

3月8日,山东省首台开工建设的F级重型燃机项目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5号燃机锅炉受热面开始吊装,全力冲刺一年双投目标。顺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山东区域青岛、章丘、淄博和潍坊4个重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纳入山东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实现在“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地区燃机布局。

3月10日,龙口公司四期2×66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的第二台机组喜获核准,成为山东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第一个完成核准的煤电项目。龙口四期项目拟建设两台超超临界燃煤供热机组,配套建设脱硫、脱硝、除尘及海水淡化设施,锅炉、汽轮机等主要设备均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设计方案,在全国60万千瓦等级一次再热燃煤热电机组中热耗达到领先水平。截至目前,龙口四期项目第一台机组主厂房14.45米层联络平台混凝土浇筑完成,比原定工期提前了5天,创造了煤机建设“新速度”。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布局大容量、高参数煤电气电机组,为山东公司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新”“智”跃动

今年两会期间,“加快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成为大会的热议课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氢能、储能、综合能源、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拓展创造广阔空间。

山东区域积极顺应新兴产业与智能化管理发展大势,多方式拓展和延伸综合能源服务,推进数字电厂建设,努力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和效益增长点。

3月16日,莱城电厂百兆瓦级储能调峰电站首套电池舱成功吊装到位,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即将成为省内首家同时具有调频、调峰两种类型储能示范项目的企业。早在去年9月,莱城电厂就投入运行了华电集团首个绿能智慧充电站,利用厂区光伏绿色电源和配套建设的储能设施,可同时满足62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打破了发电企业与终端用户联通壁垒,构建了“源网荷储一体”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

去年6月,华电山东区域滨州新美达、沂源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陆续投产,以综合智慧能源云平台为“大脑”,融合5G、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打造了开发区“分布式光储充+示范园区低碳综合智慧能源服务”项目试点。

2023年,山东公司继续大力加强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布局,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绿色低碳需求。加快推进沂源摩天岭抽蓄项目,跟进东营增量配网项目取得立项决策批复。在淄博周村区域开展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的可行性研究,探索建设可再生能源供暖基地。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升级,推进数字电厂、数字煤矿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华电”。

乘莱州公司“数字电厂”试点建设之势,山东区域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多点开花。开发应用节能、环保两大监控平台,实现了全区域技术和环保指标在线监管、超标报警及远程诊断;建成新能源集中监控中心,通过远程集控平台调控全省各场站,实现了场站运行无人值守和检修任务监督操作的目标;邹县电厂积极打造“数字化”煤场,淄博公司开发运用燃料智能系统,潍坊公司投运全国首台火车“摘复钩机器人”……

2023年,山东区域着力强化数据驱动作用,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电力生产全过程,全力打造集安全、经济、环保、灵活、可靠、智能六个维度的数字化示范电厂,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新的蓝图次第绘就新的力量正在升腾新的航程已然开启山东区域将踏着新时代的“春风”迈上建设一流综合能源区域公司新征程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