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华电电科院全力推进集团公司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履行集团公司中央研究院职能,在统筹科技前沿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中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
2022年,电科院牵头承担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达40项,各级科技奖励32项,科技成果实现量质双突破,累计为集团和发电企业创造价值22.7亿元。
“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些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振奋人心,全国两会吹响的科技创新号角嘹亮高昂。
从热火朝天的前沿实验室到专研深谋的创新团队会议间,2023年以来,电科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良好状态抓好开局,瞄准燃机、储能、氢能、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的高水平前瞻性研究,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政策的关键技术研发中,在系统把握能源电力转型实现路径和关键技术需求的创新驱动中,自加压力、主动作为,铆足干事创业“新干劲”,各项科研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冲刺第一季度“开门红”。
奋勇争先正当时,华电电科院创新团队正奋进在“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的科研第一线。
时间刚刚迈入2023年,电科院联合中国电子、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基于全栈自主可控技术的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研究及应用”项目早早传来捷报,顺利通过中电联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燃烧调整和能效评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成果的应用为实现燃机自主运维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提升燃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国家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电科院充分发挥专业齐全、科技人才聚集、研究基础厚实等优势,加快建设战略前瞻型研究平台,全力申请承担国家级重大研发任务,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等核心技术攻关上下大气力、出大成果,为助力集团公司科技自立自强赋能提速。
敢于登高正当时,华电电科院创新团队正奋进在助力集团全方位提质增效的保供第一线。
为传统能源注入科技新动能。火电灵活性是“十四五”期间推动新能源消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电科院在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上潜心做好积淀,承担了集团公司揭榜挂帅项目“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相关领域完成签订课题任务书18项,各项课题研究稳步推进,为集团公司在燃煤机组灵活调峰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继续取得更大突破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3月8日,由电科院负责调试的G50机组顺利完成72+24小时试运行。从精益求精打造调试精品工程到成立专家组为项目启动“把好脉,开好方”确保项目顺利移交,电科院在集团公司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我国燃机国产化的征程上不断发力。
不仅仅在广东,在东北、在山东、在福建、在新疆、在全国各地能源保供第一线,电科院切实发挥技术监督安全生产保障作用,勇当国家能源保供主力军,广泛推行“线上+线下”工作模式,践行“三小时”抵达现场承诺,全力以赴维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聚焦集团全方位提质增效,电科院不断深挖煤电转型升级潜力,加快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改造和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同时积极健全全天候应急保障体系,线上依托技术监督平台、诊断平台等精准实施预警和远程技术支持,线下加强对重大事件应急保障力度,努力实现重大事件发生后3小时内到达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全方位助力集团公司提质增效。
面向未来,华电电科院锚定,加快建设一流科研机构创建目标,力争中央研究院职责担当成效更凸显,科技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