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盐津供电局工作人员进村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冉鉴 摄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兴旺,而产业振兴离不开充足电力保障。”谈到电力助推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党支部书记陈衍刚感受颇多。
保宁村地处偏远,三面环川、沟壑纵横,曾是滇川交界上的一个深度贫困村。近年来,陈衍刚带领村民发展以茶叶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引进现代化采茶炒茶设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炒茶机、烘干机、杀青机,不少村民还添置了冷藏或冷冻设备。先进的设备实现了茶叶的稳产高产,同时对电力的可靠稳定供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保宁村红薯种植大面积丰收,村内的滇味薯膳粉条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需要电力配套支持。云南电网公司昭通盐津供电局工作人员进村到厂了解需求后,及时新增了一台160千伏安变压器。
数年间,盐津供电局持续在保宁村开展电网改造升级,2022年,保宁村实现配网自动化。“在充足电力保障和供电部门点对点的贴心服务下,我们更有信心拓展产业链。”陈衍刚介绍,如今保宁村发展茶园1.2万亩、桑园6500亩、桑园套种红薯5500余亩等,户均拥有稳定产业达5亩以上,实现了农户产业全覆盖;村内有年销售额680万元的茶叶加工厂2间、年销售额1200万元的红薯粉条加工厂1间、年销售额260万元的手撕蚕丝被加工厂1间。202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亿元,人均收入16900元。(赵亮 冉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