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启动

2023-02-10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且2022年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比重达25.6%,但也面临充换电便利性有待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等突出问题,同时“双碳”目标对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强交通体系建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就此作政策解读,回答记者关于试点工作的问题,并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南网报讯 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在完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支撑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政策标准法规完善等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通知》划定了试点车辆范围和时限,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试点期为2023—2025年。

  结合城市经济水平、产业基础情况提出不同城市车辆推广数量参考。《通知》附件《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参考目标》明确按地域将试点区域分为三类:第一类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车辆推广数量力争达到10万辆,第二类山东、山西、湖北、福建等地力争达到6万辆,第三类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力争达到2万辆。

  《通知》提出三大主要目标: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供给系统、新型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高效互动;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快速换电等新技术应用有效扩大,车网融合等新技术得到充分验证。

  为实现目标,《通知》部署提升车辆电动化水平、促进新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等四项重点任务。鼓励在短途运输、城建物流以及矿场等特定场景开展新能源重型货车推广应用,加快老旧车辆报废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完善储放绿色电力交易机制;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加强公路沿线、郊区乡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际快充网络建设,鼓励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一批集充换电、加油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站;鼓励试点城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研究出台运营补贴、通行路权、用电优惠、低/零碳排放区等支持政策。 本报记者 帅泉

  ● 相关链接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较快增长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摘录)

  问: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否会延续去年发展态势?工信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答: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经过行业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建立了涵盖基础材料、零部件、制造装备等全链条产业体系,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前期开展的调研工作和有关各方意见,我们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五个方面工作:一是优化政策供给。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动产业发展全局性工作。加强新阶段重大问题系统研究,及时研究提出政策举措建议。尽快完成积分管理办法修订,指导发布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二是保障稳定运行。健全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加强国际资源开发合作,推动加快国内开采进度,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合作,打击投机炒作、捂盘惜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多措并举做好关键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三是支持创新突破。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严格生产准入管理,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协同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问题。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五是深化开放发展。加大汽车企业在境外投融资、消费信贷和海外投资险等服务支持力度,推动建设海外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作用,加强各国在贸易投资、标准制定等领域沟通交流。

  (来源:工信部网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