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瑶歌声里春意暖

2023-02-02

  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当地最受欢迎的瑶族文化交流活动——瑶歌会。 南网报记者 黄璐 摄

 

  “有人说我‘发疯了’才在抖音上叫卖,他们太保守了,发展农村产业必须跟上时代,现在有了充足可靠的电力,再不努力搞经济我们就会被淘汰。”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雕子塘村村长赵春明拿着手机拍摄各种角度的小视频,村民身着亮丽别致的瑶族服饰载歌载舞,欢乐祥和的气氛冲散了粤北冬日的寒意。

  正在举办的“瑶歌会”是当地瑶族村庄庆祝春节的盛事。距离瑶歌会现场不远的山坡上,广东电网公司韶关乳源供电局的员工正在对雕子塘村的水光储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进行巡查维护。“过年期间,回乡的人很多,用电负荷会越来越高。”乳源供电局乳城供电所客户服务班班员张德生说,“我们要保证这个‘超级充电宝’以良好状态运转,让大家过个亮堂年。”

  乳源县水资源丰富,辖区内建有多座小水电站。乳源供电局因地制宜开展分布式电源自组网的规划研究:2020年在距离雕子塘村不远的东下山小水电站组建了东下山支线智能微电网,实现了“大电网+小水电”双电源保障供电;2022年5月又在雕子塘村增加一套200千瓦时的光伏+储能系统,并组建了水光储微电网系统,由原来双电源保障供电升级为“大电网+水电+光储”三电源保障供电,给瑶寨的稳定供电又上了一道保险。

  “类似东下山支线智能微电网这样的项目,我们一共建设了7个,其中2个包含了光储系统。”乳源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经理助理曾青介绍,一旦主电源出现故障,水光储微电网系统将立即配合启动,自动转换为另一端小水电电源供电,若是在冬天枯水期无法发电,光伏储能系统可以通过微网自动供电给当地村民使用。

  歌声悠扬,佐以米酒芬芳。“不要钱,过年了免费喝!”在瑶歌会现场,返乡创业青年肖建华邀请乡亲们和远道而来的游客尽情畅饮自酿的苦爽酒,共贺新春。苦爽酒也称“瑶胞酒”,是瑶族人用特有酿造技艺制作的糯米酒。

  走进肖建华的酿酒车间,上百坛米酒整齐排列,在保温灯的照射下散发着醉人的香气。“这里属于高寒山区,冬季酿酒要用到电器设备进行保温,蒸糯米、过滤等环节也需要大量用电,电压稳定与否和酒的品质有密切的关系。”肖建华说,稳定的电压和优质的供电服务,让他对扩大酒厂经营规模更有信心。“目前我们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除了苦爽酒,还有村民自家产的瑶胞腊肉、野生蜂蜜等。”肖建华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农产品直播售卖,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分布式能源不仅为瑶寨提供电源保障,还能和当地的养殖业结合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鱼塘水面上光伏组建整齐排列,像一幅排兵布阵图,光伏板下不时有鱼儿跳跃,或是鸟儿低飞而过。在乳城镇云门村经营生态农业的林桥平说:“我的渔光互补项目有两方面的收益,一部分是光伏发电供我们生态农业基地用电,剩余的电卖给电网获取收益;另一部分是鱼塘养殖的收益。”

  加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地区光伏、风电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像林桥平经营的分布式小规模光伏发电加水产养殖项目,既不会改变生态系统,又能发展农业生产,做到空间多层利用,实现多产业互助发展,走出了农业加新能源发展的双赢之道。

  1月22日大年初一,牛角声、唢呐声响彻瑶寨和山间,瑶族人民身着传统瑶族盛装,手持长鼓、龙杖等道具祭拜瑶族始祖盘王,祈求人民幸福安康。

  遍地开花的瑶族特产、一栋栋亮堂的瑶寨楼房、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光伏板,共同构成了一幅现代化的新时代乡村画卷。瑶寨人民正利用这片山河的馈赠,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滚滚浪潮,充足的电力助瑶胞们点亮瑶寨万家灯火,创造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

  南网报记者 黄璐 蓝家亮 通讯员 杨雅洁 吴世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