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新华网客户端】中电联认证中心入选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
1月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联认证中心”)入选全国首批26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 2024年9月,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工作,本次公布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标志着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碳标识认证制度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快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将对促进绿色供应链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推动新质生
【科技日报】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公布
1月11日,记者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我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正式公布,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联认证中心”)等26家试点机构成功入选,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正式启动。 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多部门围绕碳足迹工作出台多份文件,明确了相关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碳标识认证制度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此次试点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外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绿色电能扮靓锦绣之州
新年伊始,国网辽宁锦州供电公司员工王霜和戴军来到锦州东森公园巡检。“之前巡检一圈不到两个小时。线路升级改造后,为了保障供电设施安全可靠运行,我们制订了新的巡检方案,增加巡检次数和点位,现在巡检一圈要半天时间。”戴军边走边说。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锦州东湖森林公园,考察当地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情况。他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国网辽宁
车网互动助力新能源汽车畅行城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我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3%,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提升供电服务保障水平,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电动汽车驶入千家万户、畅行城市乡村。优化布局推进城乡覆盖 1月8日,在位于济南的全要素绿色低碳车
国内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国能海测1号”成功首航
1月11日,我国首套全国产自主化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国能海测1号”在江苏南通成功首航投运,填补了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水下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绿色能源走向深远海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海缆是连接海上风电机组和陆地电网的重要部分,承担着输送电能的关键作用,敷设完成后,容易受到洋流、船锚、鱼群等因素的损害,造成路径变化、故障频发态势。传统人工探测方式存在长周期、高消耗、精度低、离岸近等问题,难以有效保障设备安全。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向深远海挺
中国能建中电新能源公司总承包的新疆木垒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
中国能建陕西院EPC总承包的榆阳平价新能源项目330千伏送出工程(北段线路)及大保当33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投运
国内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国能海测1号”成功首航
1月11日,我国首套全国产自主化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国能海测1号”在江苏南通成功首航投运,填补了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水下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绿色能源走向深远海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图为“国能海测1号”下水首航海缆是连接海上风电机组和陆地电网的重要部分,承担着输送电能的关键作用,敷设完成后,容易受到洋流、船锚、鱼群等因素的损害,造成路径变化、故障频发态势。传统人工探测方式存在长周期、高消耗、精度低、离岸近等问题,难以有效保障设备安全。随着我
工程公司(山东院)主编4项新能源领域标准发布
1月1日,工程公司(山东院)主编的《陆上新能源场站35kV架空集电线路设计规范》《陆上新能源场站35kV电缆集电线路设计规范》《水上光伏发电建设工程安全工作规程》《光伏电站纳米涂层增发电量评价技术规范》4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有效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陆上新能源场站35kV架空集电线路设计规范》《陆上新能源场站35kV电缆集电线路设计规范》2项标准规定了陆上新能源场站35千伏集电线路设计的总体要求、路径、气象条件、选型和设计原则、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杆塔设计、附件及保护等内容,为陆上新能源场
山东分公司新能源公司集控中心获评“五星级集控中心”称号
2024年12月31日,山东分公司新能源公司集控中心获评山东电网“五星级集控中心”称号。据悉,此次山东电网新能源集控中心星级评定由山东省能源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是国内首次针对新能源集控中心开展的综合性评定,山东省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 文字:刘纹睿
华能达拉特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建成投运
2024年12月31日,华能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和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也是北方公司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创新发展的示范项目。 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配有光伏、储能系统以及增量配电网,通过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充分发挥发电侧和负荷侧的调节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项目投运后,年平均光伏发电量为9.75亿千瓦时,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有利借鉴。 文字:王蕾 朝鲁蒙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电联认证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加快推进碳足迹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相继出台文件,明确了产品碳足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月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联认证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6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 据悉,2024年9月,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
中电联认证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
1月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联认证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6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加快推进碳足迹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相继出台文件,明确了产品碳足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24年9月,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
执“绿色”之笔绘就风电发展新画卷
中国能建安徽院总承包的内蒙古库布齐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光伏先导工程二期项目送出线路投运
国华投资丰宁北“油氢电”综合智能能源站中交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丰宁北综合能源智慧站顺利通过中间交接验收。该站是集油、氢、电、光伏、智能机器人多位一体的AI数智化先行示范站,顺利落地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绿氢产业链京津冀产业集群又落一子,至此国家能源集团绿氢产业链已建成“六站三厂”,为氢能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夯实根基,是未来实现无人化氢能厂站的关键一步。图为国华投资丰宁北综合能源智慧站作为河北省承德区域首座油氢电综合能源加注站,丰宁北油氢电综合能源智慧站是国家能源集团综合能源站迭代示范的最新实践成果,由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建设
生态环境部明确电力碳排放核算工作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针对电力碳排放核算工作,《工作指引》指出,依据《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规定和核算需要,可将绿色电力证书或电力交易合同中的非化石能源使用量,作为产品碳足迹核算的依据,并与国际规则做好衔接。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指引》围绕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四大方面共计20条重点工作任务,涵盖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路
黑龙江公司大庆新能源100兆瓦牧光互补项目并网
2024年12月31日,黑龙江公司大庆新能源100兆瓦牧光互补项目并网。至此,黑龙江公司域内光伏装机占黑龙江省光伏总装机的24.8%,继续巩固省内最大光伏运营商地位。 该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境内,是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也是黑龙江省“十四五”百大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7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万吨、节水2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吨。
中国华电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亚洲冬季运动会绿电供应
时隔29年,亚冬圣火将再次在冰城点燃。近日,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绿电交易签约仪式在哈尔滨举行,华电黑龙江区域作为本届亚冬会最大绿电供应商和代理商应邀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黑龙江省秉承绿色办赛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国际赛会绿电交易组织经验,做好政策指导和交易规则宣贯,组织亚冬会相关用户、售电公司、发电企业等多方积极参与绿电交易。亚冬会历史上将首次实现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测试赛及正赛期间100%绿电供应。 作为黑龙江最大的发电供热企业,中国华电黑龙江区域深
生态环境部:2024年全国碳市场配额成交额超181亿元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总结。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成交量达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据悉,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清缴时限截止。根据《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共有2096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管理范围,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2亿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
中国石油福建海峡零碳能源港储转工程开工
2024年12月28日,中国石油福建海峡零碳能源港储转工程在福建福清开工,标志着福建LNG接收站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福建海峡零碳能源港以福建LNG接收站项目为载体,利用区域风光、自身冷能等资源禀赋,发挥中国石油先进技术和整体优势,在加大探索零碳港建设和天然气资源零碳化消费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区位产业发展布局,联合地方政府同步规划建设瀚海数智零碳能源工业园区,携手打造绿能绿电综合利用基地、数智化营运中心和低温科创研发中心。 福建海峡零碳能源港储转工程一期建设内容包括3座20万立方米LN
实力“吸晴”!人民网、羊城晚报报道青洲三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果
本网讯 “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重点领域之一,从近海迈向深水已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华电青洲三作为了第一家‘吃螃蟹’的先行者,首次运用无人潜水器水下喂桩施工,首创叶轮舷外翻身工艺提升吊装精度和稳定性,还提出水下下沉吊耳工艺助力升压站基础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日前,人民网、羊城晚报一则报道再次引起强烈反响,关注度持续提升。2024年以来,中国电力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省部级主流媒体纷纷点赞、报道阳江青洲三探索与地方相融相长、耦合共生的智慧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引起人们关于新质生产力
新华财经中国华电氢能系列产品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300标方碱性电解槽及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的500标方PEM电解槽正式下线、2.5兆瓦PEM电解槽实证平台投用,标志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新突破,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本次下线的“华臻”3300Nm?/h碱性电解槽,具有高电流密度、高能源利用效率、高抗逆向电流特性。产品运行电流密度≥6000A/㎡,较常规千方级电解槽电流密度提升约100%,槽体重量较传统同规模电解槽减少约50%;在满负荷工况下,电解槽直
国核锆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2024年12月30日,国核锆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核锆业始终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造绿色价值为使命,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升级改造装备和健全原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等方式,强化环境排放指标控制,实现生产园区绿电应用、设备余热回收利用和原材料综合利用率,生产废水全部“零排放”,绿色制造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024年3月,国核锆业通过陕西省工信厅认定,成为工业领域首批“零碳或近零碳工厂试点”;6月,被陕西省工信厅纳入“陕西省第五批绿色制造
广西公司一项目入选《“一带一路”智慧创新合作蓝皮书》典型案例
近日,广西公司“东南亚首个绿电交通项目――印尼纬达贝园区换电重卡项目”入选《“一带一路”智慧创新合作蓝皮书》典型案例。 为加快智慧能源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推广和高质量发展,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智慧能源(创新)工作组组织编制了《“一带一路”智慧创新合作蓝皮书》,以案例集的形式介绍和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智慧能源(创新)项目。 广西公司牵头组织实施的印尼纬达贝园区换电重卡项目于2023年12月开工,2024年4月建成并投产使用,包含100辆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