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中国能建参加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
中电联参加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并开展调研
6月29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会等单位指导、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滨州市召开,中电联党委委员、秘书长郝英杰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政府部门、电力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一千余名代表出席会议。 郝英杰在致辞中阐述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强调了发展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构建产业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滨州市在资源、产业、技术等方面的雄厚基础和优越条件,并从行业角度提出建议,希望滨州市大力挖掘新能源与新材料产
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及新能源数字化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创新论坛顺利闭幕
2023首届国际数字能源展(以下简称“会展”)于6月29日至7月2日在深圳举行。本届展会由国家能源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指导,广东省能源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公司”)主办。 会展以“数字驱动、能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全球数字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和实践,加强数字能源生态各相关方的交流合作,构建数字能源生态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全球数字能源产业链提质升级。展会共有407家国际数字能源龙头企业参展,参展企业围绕
《人民日报》:配电网智慧防汛平台服务供电安全
本报电 日前,国网信通股份继远软件研发的配电网智慧防汛平台在安徽阜阳王家坝蓄洪区上线试行。本次投运可实现蓄洪期间“电不断”目标,有效提升蓄洪区内电力生产数字化保障能力,助力基层数字化转型。据介绍,该平台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多维专业数据的融合应用,实现蓄洪区物理空间电网和数字空间电网的互动协同,构建王家坝电力智慧防汛体系,以动态可视的方式实时推演开闸行洪过程中电网设备风险,全力保障蓄洪期间人身安全和供电安全,提升现代化防洪抗洪、防灾减灾能力。
【中央电视台】正点财经:浙江 新能源汽车在老旧小区充电也方便了
【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绿色电能全覆盖 湖北诞生首个“零碳”村
华中分公司2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全容量投产
6月30日,华中分公司枣阳光伏一期18.5万千瓦、浠水巴河光伏二期4万千瓦2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全容量投产。 今年以来,公司狠抓基建安全,攻坚重难点任务,推动多个新能源项目实现既定投产节点目标。
“吃”进生活垃圾 “吐”出绿色电能
“吃”进生活垃圾 “吐”出绿色电能 本网讯(唐东军 袁军 袁新怡)日前,三峡集团首个投资建设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湖北省宜昌市生活垃圾发电特许经营项目投产,进入稳定运行期。这是鄂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垃圾发电特许经营项目,也是宜昌市委市政府和三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度合作,推进宜昌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共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标志性工程。
刘明胜出席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
本网讯 6月28至29日,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明胜出席由滨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并代表集团公司致辞。刘明胜指出,中国大唐将以滨州为战略支点,加快推动在山东高质量发展,全力对接和落实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全力服务和融入滨州“千亿级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布局,为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和美丽山东贡献大唐智慧和力量。在山东期间,刘明胜到东营发电公司、滨州发电公司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工作
7月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召开会议,审议公司关于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智刚,公司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公司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黄德安,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朱敏,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国平、金炜出席会议。 辛保安表示,今年4月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研究部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
【重大工程】宁东氢碳减排示范项目光伏并网
6月26日11时,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50万千瓦光伏顺利通过宁夏电网调控中心最大出力测试,确认项目已全容量并网,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与化工、交通多场景一体化协同耦合的商业化可再生氢项目,以及全国首个集制、储、加、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图为宁夏氢碳减排示范项目光伏部分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投资约38亿元,主要建设项目包括:62万千瓦制氢光伏项目,2座制氢规模共计2万标方/小时的光伏制氢厂、2座加氢规模合计达40
华能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6000万千瓦
6月30日23点58分,全国首个“风火打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标志着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6000万千瓦。中国华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推动新能源在
公司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工作
7月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召开会议,审议公司关于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智刚,公司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公司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黄德安,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朱敏,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国平、金炜出席会议。 辛保安表示,今年4月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研究部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
全国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
日前,由公司旗下电建核电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建设的全国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项目储能系统(以下简称阜阳储能系统)首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为调整地区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绿色能源业务领域树立了中国电建良好的品牌形象。阜南储能系统为国家首批、长三角首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风光储基地项目”)的配套储能系统。阜阳风光储基地项目采用风电、光伏、储能、沉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
央视新闻联播:国内规模最大新能源跨长江输送通道投运
今天,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跨长江输送通道——江苏泰州凤城至无锡梅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工程投运后,可以提升江苏境内新能源过江输电能力约30%,最大年送电量超过260亿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万吨。
江西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喜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近日,江西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申请的《一种基于云控平台技术钥匙管理箱的管理方法》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新能源场站生产现场锁具应用十分普遍,除升压站内针对高压设备的五防锁外,风机塔底大门、箱变及其他重要区域钥匙配备数量可达上千把,存在携带不便、转交复杂、分辨困难、易遗失等问题,这对执行巡检任务的工作人员带来较大负担。 《一种基于云控平台技术钥匙管理箱的管理方法》采用物联网技术和边缘计算技术,通过管理软件、手机APP、蓝牙智能钥匙、无源电子智能锁具等设备相互通信绑定认证,且自动生成各类日志,实现
中国能建聚焦新能源 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能源则是关键。截至2022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3.65亿千瓦,光伏发电总装机3.92亿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能建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达3550.1亿元,同比增长83.9%,创下历史新高。 “新能源业务正加速成长为公司第一利润大户、第一发展引擎。”中国能建负责人表示,围绕全产业链系统布局,中国能建正加快推动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转型、数智化
探索能源绿色与安全发展之路
首款采用国产指令集、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芯片“伏羲”,生态聚合平台“能碳工场”,一个软件可使一栋建筑能源使用费用减少大约10%……6月29日,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开幕,407家国际数字能源龙头企业带着能源领域数字化新技术、新产品亮相,共同探索全球能源绿色与安全发展之可持续化道路。 会上,深圳市建设“超充之城”正式启动。重磅发布的首批“全液冷,超快充”超充样板点,将为深圳市民带来“一秒一公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快充体验。 展会现场,南方电网公司不仅展出了一系列硬核科技实物,还通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第六、七章发布
为指导各地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办函〔2022〕39号),及时总结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我们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中广核集团、光伏行业协会、风能协会等单位开展了案例解读编制工作,形成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以下简称《案例解读》),拟按章节以连载方式陆续发布,供大家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参考。第一至第五章内容已发布,现发
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产出氢气
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产出氢气 本网讯(张艳玲 程林 李时宇)6月29日,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纳日松项目”)成功产出氢气。该项目是三峡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探索新路径,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资
河北分公司4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全容量投产
6月28日、29日,河北分公司迁安一期、鹿泉一期、安新、康保二期四个新能源项目相继实现全容量投产,共计投产容量126.5兆瓦。 四个项目全容量投产后,预计年均发出绿电1.9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2.44万吨、氮氧化物16.6万吨、二氧化硫25.83吨,平均每年节约标煤6.9万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河北省进一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做出积极贡献。 文字:赵英华
邓建玲出席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
6月2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出席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并致辞。 邓建玲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华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围绕服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绿色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最早进入山东的央企发电集团,华能为山东能源电力保供、民生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助力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邓建玲指出,滨州是中国华能在山东发展的战略要地和发展高地,双方有着良好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关于2023年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协作网专题会议暨第三届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研讨会的征文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23年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协作网专题会议暨第三届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研讨会拟定于2023年8月上旬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洁低碳热力发电系统集成及运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洁低碳发电专业委员会、火力发电专业委员会、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承办,《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部、《热力发电》编辑部协办。现将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会议背景 构建安全、低碳、高效、灵活的新型发电系统是建设现代能源
让科技创新成为降碳减排新引擎
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绿色发展 往来穿梭的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智慧运转的自动化岸桥、迎风转动的风力发电机……6月27日,在天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天津港集团展出的微缩版“智慧零碳”码头吸引了中外参会者的目光。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慧零碳”码头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比上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能耗降低17%。 在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保护自然、气候、能源转型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 除了
【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直播间:天津 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电力双碳中心正式启用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