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集中力量办大事”所蕴含的大力协同精神正是中核集团“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实践证明,我国核工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力协同。
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中核集团发出了“以协同破藩篱、以协同聚合力、以协同创一流”的号召。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强调,“要从核强国建设的大目标出发,更加突出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推动核工业和集团公司的发展,用协同的办法来破解影响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功能最优,推动实现国家战略和集团发展的目标。”
作为核工业的重要企业、亚洲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制造基地——中核建中认真落实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整体·协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核燃料元件制造服务企业”这一目标,凝聚内外合力,贯通上下攻坚,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把自身摆进核工业强国建设大局中思考和谋划工作,加强内外协同,合作共赢;瞄准核燃料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向,找准定位,加强上下游协同,稳链强链;立足“一厂三区”新发展格局,加强内外部资源集约整合,提质增效,以“一盘棋”思想激发全领域全要素动能和活力。
握牢“两个抓手”,激活协同创效“双引擎”
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中核建中通过整体性考量、系统性部署,统筹生产经营要素,用协同的办法来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在管理协同上,持续推动管理提升与价值创造的有机衔接。在设备管理方面:对内聚焦精益运营,创新管理模式,组织生产单位成立若干设备可靠性管理小组,对目标设备故障诱因进行细化,绘制功能结构树和故障树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将根本原因回归体系进行管理,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稳固提升该设备运行可靠,保证生产线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在质量管理方面:持续跟踪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倡导“大质量”理念,促进管理体系能力提升。基于过程方法、PDCA循环以及基于风险的思维强化质量管理效能和开展持续改进,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通过专题研究故障模式对系统产生的影响,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工作深度结合,推动核燃料元件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提升。在中国原子能系统率先获评集团年度质量管理量化评价A级。在成本管控方面:强化全域联动,形成整体合力,把降本增效工作向主业全类别产品覆盖,向全部子公司延伸。针对主业产品,在公司层面先后修订细化产品成本核算、主要成本费用定额、动力产品和劳务服务的内部结算价格调整等公司级制度文件,在分厂层面,健全各生产单位成本管理体系,编制发布成本改善方案和成本核算管理程序,开展成本费用预算执行自评,确保成本管控压力层层传导到位。通过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整体招租以及推行规范管理、顾客调研、价格优惠、用心服务、合规经营等一系列市场化管理举措,长期微利的位于成都的全资子公司——四川欣达房屋出租率达97%,利润同比增长约30%,成功实现“微利”企业摘帽。2023年,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单位成本同比下降3.10%,实现大幅降本。2023年、2024年按照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要求,及时足额上缴利润。
二是在科技协同上,持续推动“小核心、大协作”协同创新体系落地生根。在顶层设计方面:中核建中认真贯彻落实《中核集团党组关于党建引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注重在制度保障上整体谋篇布局,在落实举措上协同向下扎根。从培育创新人才、组织集智攻关、促进成果转化、产学研等方面整体协同推进工作。在科技创新制度保障方面:着力打通政策堵点,理顺体制机制,发布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行动方案,实施首个科技成果分红激励项目,并借助该政策首次向中国原子能系统外兄弟单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首次出台人才引进安家落户保障制度。在人才选用育留方面:首次柔性引进院士加盟并设立院士工作站,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宜宾市院士工作站,促进更多有应用前景广阔的产学研项目在中核建中立项实施。与地方政府签署共建区域人才发展协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策划举办首届“中核建中青年科技论坛”,并邀请院士团队及国内重点院校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开展六级科技骨干人才评选,1名科技骨干获中国原子能“科技带头人”称号,3名科技骨干获评“中核集团技术能手”,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科技平台创建方面:在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国际科研合作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基础上,围绕争创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自主投资打造新的先进燃料实体化科研平台。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协同行业内科研院所、设计及建造兄弟单位,产研协同突破重点难点“卡脖子”技术,取得多项“首创性”突破:国内首个获批的可与规模化核燃料生产相匹配的芯块运输容器取得国家核安全局制造许可,国内首条含铀废水沉淀形成碱渣中铀回收试验线在中核建中建成,核燃料二氧化铀芯块高温烧结炉用刚玉级耐火砖研制成功并批量投入工业化应用。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先进核燃料元件制造标准体系研究。围绕核聚变堆、钍基熔盐堆等新一代核能技术发展与相关高校开展联合攻关,强化产学研合作。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自主投资打造数智化中心;积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相关产品从生产端到用户端的生产实时监控、质量监督、产品检验放行全部实现信息化管控。构建“一厂三区”专用网和工控网架构,扎实推进工控网融合及专用网扩建,积极策划工控网与专用网智联融网建设,打通工控网与专用网数据交互通道,实现ERP系统、MES系统及WMS间的危化品和普通材料数据共享;系统集成核燃料元件性能检测实验室信息,有效整合各项资源要素与检验流程,率先在中国原子能设计建成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核燃料元件LIMS系统,实现实验室数字化管理。中核建中于2023年入选“四川省数字经济企业50强”。
三是在文化协同上,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奋进力量。持续开展内部文化聚力活动。围绕“有传承、有担当、有作为、有情怀、有温度”的企业文化内涵,强化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建立“核芯”党建品牌体系,涌现出了“绿色先锋”“红色同心圆”“红色基石”等党建品牌。以建设“幸福建中”为抓手,用心用情关怀关爱离退休老同志,倾听职工意见建议,改善一线工作条件,常态化开展多种职工群众喜闻乐见文体活动及家属开放日活动,凝聚力量,提振士气,共促发展。广泛开展核工业文化推广活动。持续与地方党委政府、媒体和用户保持联动,宣传核工业文化。首次与宜宾市融媒体中心合作,承办承办“民族的脊梁 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暨‘两弹一星’精神及核工业精神宣讲”活动,超过1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观看了宣讲,并被学习强国、中国网、四川观察、《宜宾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与驻厂用户代表协同共建文化长廊,高标准推进文化共建共享;因地制宜打造核工业文化遗产——“728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主题展厅,强化企业文化示范引导;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研究,1项成果荣获中国思想政研工作研究领域最高荣誉。
把稳“六方联动”,当好稳产保供“压舱石”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中核建中把核燃料稳产保供作为共同使命,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的指导和支持下,与设计院、用户、兄弟单位、供应商、子公司及各级党委、政府保持互动联动,通过党建联建、项目合作等方式,共同构建源于产业、服务产业、功能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命运共同体”,筑牢形成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作、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核燃料稳产保供“压舱石”。
一是保持内部产业布局协同。着眼中核建中“宜宾·成都双城发展”及“一厂三区”新发展格局构建,着眼于未来国家核能发展需要,主动作为,系统谋划,开展产能布局优化。高效推动控股子公司上海高泰精密管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核(汕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迁入宜宾发展,对内部产业链核级管材、带材关键环节实现高效集约管控。二是保持与科研设计院所协同。对燃料元件生产制造相关技术文件、技术要求进行吸收转化,及时反馈制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确保燃料制造质量可靠。三是保持与用户协同。强化市场信息收集力度,定期更新核电机组运行和核燃料供应台账,对核电站后续核燃料需求进行精准研判,不断优化调整生产作业计划,满足核电站用户需求。四是保持与兄弟单位协同。与产品设计科研院所、核燃料产业链上下游及同行兄弟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就新型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开发、新技术应用、数智化制造、成本管控等领域保持协同,共同提升中核集团在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五是保持与供应商协同。通过派驻公司高管、驻厂代表到上游供应商等方式,共同提升原材料质量水平,确保供应链稳定;绘制形成核燃料元件供应链图谱,编制供应商关系管理分类清单,建立供应链风险应对工作台账,供应链风险类型识别和供应商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六是保持与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协同。积极争取各方面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有利政策条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产业帮扶、派驻干部、消费帮扶,持续对口帮扶重庆石柱,四川雅江、叙州乡村振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4年3月驰援四川雅江山火事迹得到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省融办、雅江县多方高度认可。中核建中首次荣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等四川省重要荣誉。
新征程上,中核建中将积极响应中核集团“在攻坚克难中迎接和创造核工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的号召,强化产业链内外协同,统筹加快能力建设,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以“有传承、有担当、有作为、有情怀、有温度”的奋进姿态,为核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助推新时代新征程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落地落实。
(作者:中核建中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