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奋进 奋勇争先”企业文化故事展播】③按下发展“加速键”的华电创新者

2023-04-07

本网讯 编者按文化,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汇聚成河。文化,又如星星之火,点燃希望,迸发能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中“将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竞争优势”的要求,进一步营造“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近期,集团公司推出“创新奋进 奋勇争先”企业文化故事展播系列报道,为您讲述华电人在能源保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故事。

他们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他们奋勇争先、敢于登高

他们以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他们是“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华电人

集智攻关促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

国电南自风电事业部拥有一支平均年龄仅33岁的团队,他们朝气蓬勃、吃苦耐劳;他们聚焦重点任务和项目,向着目标奋勇前进。

2020年11月23日的华电宁东二期风场,是团队梦的开始,在这里,国内第一套“华电睿风”系列自主可控风电主控系统成功并网。那年,宁夏遭遇多年不遇的大雪,现场气温骤降至零下二三十度,在高度近70米的风机上,工程人员在狭窄的轮毂里一待就是一天,但每当进入风机轮毂,他们似乎就忘记了生活上的苦,内心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要保证风机安全稳定的运行。

调试初期,国产化的进程并没有想象那般一帆风顺,叶片的角度定位不稳定,变桨电机的运行转速与设定转速不符,控制性能较差,并网过程被迫中断。那一刻,所有人都很沮丧。团队里的主心骨蔡师傅鼓励大家:“如果我们个人吃一点苦,就可以实现一点点的技术突破,那便是十分值得的,内心是富足的。现在,我们已经迈出一大步了,更要加把劲呀,小伙子们要振作起来!”

重振旗鼓!老队员们经验丰富,主动扛起重担,协调项目分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新队员们朝气蓬勃,越战越勇,积极参与沟通、反复实践探索;党员同志们始终冲在一线,攻坚克难,主动承担起最苦最累的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将遇到的问题进行复盘、分析原因,常常讨论处理方案到深夜,然后第二天一早,便再次进入轮毂,进一步进行现场试验,获取相关数据,一边分析一边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团队成员完成了对算法的优化,风机实现了稳定运行。

2022年12月16日,由团队与华电浙江新能、中国电科联合研发的,国内首套嵌入式全栈国产化控制系统在华电弁山风场成功投运,在高安全可信风电主控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今,在风电事业部的实验室里,挂着醒目的红色条幅,上面写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2023年,他们又有了新的任务和使命,创新奋进,奋勇争先,他们始终不畏困难,全力以赴完成每一个任务,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成为了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奋斗方向!

奏响“争气机” 华电主战场的最强音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

广东清远公司挺膺担当,心系国之大者,把推动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机示范应用落地作为能源央企责任,毅然承接G50创新示范电站项目建设,主动开展长期运行验证,进而推动实现燃机国产化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被誉为“新时代争气机”代号“G50”,作为探路人,清远公司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运维调试单位不定期召开联合攻坚会议、应用项目小组会、项目例会,相互切磋和探讨新思路、新工艺、新方法,围绕机组建设、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深入开展大研讨。

“0”到“1”的突破,充满了挑战。为了保证项目尽快具备开工条件,壬寅虎年的第一天,在别人阖家欢乐,倒数新年倒计时的时候,G50项目负责人、集团公司“十大奋进者”李林浩带着团队在公司“闭关”审查项目EPC招标文件,开启了他“充实”的新一年。由于G50燃机技术首次在电力生产中应用,项目处于多个“首次”“唯一”的阶段,大量工作在起步推动上均缺乏参照和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看着全篇英文的技术资料,李林浩一股子倔劲就涌了上来:“没有可靠的资料供查阅,那就自己翻译整理!没有成熟的样板可供参考,那就将自己打造成样板!”就是带着这样一股子“倔”劲和“刚”劲,华侨园G50项目历时44天便完成招标采购,同时快速落实了各项开工手续,于2022年3月便具备条件正式开工建设。

常年奋战在工程建设最前沿的李林浩,皮肤晒得黑黄,眼神却犀利明亮。他带头住在项目现场,板房里的温度“冬冷夏热”,广东回南天的季节,板房的地上、墙面上返潮挂着一层水珠,洗完的衣服也总是晾不干,没有烘干机和空调,只能拿取暖器烤一烤。水雾氤氲的粤北,白天李林浩扎在钢筋水泥的海洋里,随身带着笔记本,在基建现场奔波游走,傍晚,便组织各种专业审查会,复盘全天的工作情况,围绕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措施,之后又继续回到办公室整理工作思路,撰写各类文字材料,临睡觉前再去现场巡逻一圈。遇到难题时,他便抽丝剥茧、理清脉络,打破砂锅、摸清根源,再逐项落实、突破。

为了项目确保成功点火,项目团队累积进行了80余次点火试验。点火中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差别要远比想象中大得多,300多件设备,5000多个阀门,每调整一次参数都是一套新的方案。点火、失败、修正。从早到晚,从集控室到现场,李林浩来回奔走,带领团队反复收集数据,不断分析调整。31日凌晨,在经历了20小时的奋战后,G50项目终于传来了点火成功的喜讯!

2023年3月8日,整套机组顺利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具备转入商用条件,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F级重型燃气轮机研制、试验、施工、调试、运维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和工艺规范,填补了我国自主燃气轮机应用领域空白。

这里的年轻人站上了科技创新C位

2023年初,华电金上巴塘分公司(拉哇分公司)创新创效成果《一种衬砌混凝土全自动养护控制系统》荣获2022年度全国电力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这个成果的铸就者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拉哇水电站流洞洞身结构段长、衬砌断面大,传统衬砌混凝土养护方式将影响混凝土质量。

为确保拉哇水电站导流洞在长达6年的时间内安全运行,该公司工程技术部这群年轻人主动请缨,组成创新创效小组,走进施工现场向一线技术人员请教。

“人工洒水养护方式会导致洒水覆盖不均匀,无法进行全面养护,效率低。”“喷淋管路布置需要打插筋,补水困难,需要洒水车时刻补水。”经过反复调研,问题症结终于找到了。

问题找到了,但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创新创效小组成员开展头脑风暴研讨,创新提出将养护设施覆盖整个养护断面的设想,并研制出全自动养护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控制电机驱动、自动喷淋洒水,使衬砌混凝土在养护期内得到全自动均匀全覆盖洒水养护,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养护效率,保证了混凝土质量。

该项成果的应用,使得拉哇水电站导流洞衬砌混凝土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其中优良单元工程达到93%,同时减少养护费用约29万元。

“乌粉”效应做起

在企业提升飞速发展之际,福建储运创新制定企业品牌发展路线,将品牌定名为“华电可门港”,同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华电可门港”商标,并得到了商标局的核准。

光有品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管理、服务、文化和行动让客户认知和感受。品牌也不是喊出来的,是全公司员工干出来的。对此,华电可门港人践行“想在深处、干在实处、落在细处”的务实作风,创新制定品牌管理体系,以实际行动夯实品牌概念,以优质服务态度建构品牌形象。

2014年1月初,福建储运接到瑞钢联集团打来的电话,该客户的一艘17万吨乌克兰精粉,要停靠福建储运码头。乌克兰粉因含水量大,杂物多,容易堵料,港口行业一听“乌粉”头就大,在遭到周边多家码头拒接,船舶无处停靠,已严重滞期的情况下,瑞钢联集团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向福建储运求助。这个电话当时在福建储运引起了一番热议:有人提议接卸,也有人反对。最后经过研究后决定,卸!我们服务的宗旨就是为客户解决问题,客户带着诚意来,我们推出去,不符合我们的服务理念。

为保证接卸顺利,福建储运制订了详细的接卸方案,明确了各岗位人员职责。实际的接卸过程难度远超预期,正常情况下,17万吨的一条船需接卸4天,而实际却用了6天,接卸过程中设备停机一百余次!但所有人员还是众志成城,顺利完成了任务,赢得瑞钢联和三钢客户的高度赞誉。也就在这次接卸之后,瑞钢联和三钢成为福建储运最忠实的客户,“华电可门港”的品牌也由此一炮打响,被业界称为“乌粉”效应。

“乌粉”效应开始,福建储运逐渐打响“华电可门港”品牌,再以二程船联通贸易商与武钢集团、华菱钢铁、泰都、元立,再到会解决锅炉结焦的港口企业,让客户省心省力省钱,为公司赢得了客户。在“华电可门港”的成长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就是这些平凡的故事和务实的工作,诠释了中国华电“创新奋进、奋勇争先”企业文化,塑造了中国华电品牌形象。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华电人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