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巧变 开启增效“快捷键”

2025-05-15

5月10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映照在河北公司邯郸电厂的厂区,一场关乎效益突破和绿色转型的气力除灰节能改造之战正激烈打响。

图为技术改造人员现场研究施工图纸

“气力除灰节能改造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省厂用电、人工费用等预计48.2万元,还能有效提升输灰能力30%。”在邯郸电厂维护部主任靖治富看来,此举不仅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是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更安全、更环保提供助力。

“咱们要把‘两山论’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改造里!”该厂维护部脱除专业主管王玮站在输灰设备旁,一脸严肃地说。“没错!材料供货得保证质量,采购安装得精确无误,设备调试和性能试验更得严格把关,每一步都不能马虎。”除灰班班长李彬目光炯炯,迅速回应。

为了提升输灰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实现绿色节能目标,邯郸电厂抽调精英技术骨干,组建了施工项目攻关小组,此刻,他们围在一起,时而激烈讨论,时而低头沉思。面对机组负荷变化、燃煤掺烧的多样、灰量增加以及输灰系统现存的问题,他们毫不退缩,充分挖掘设备节能降耗潜力。经过一轮轮研讨与修改,《气力除灰一、二电场节能改造技术协议》终于新鲜出炉。

图为检修人员拆除先导阀

“大家加把劲儿,今天一定要把输灰管道和先导阀拆完,还有伴气管道的起吊铺设也得高质量搞定!”李彬站在高高的平台上大声喊道。

“放心吧,李班!保证完成任务!”维护部除灰班检修工谭顺刚和李海建齐声回应,手上熟练的动作丝毫未受影响。只见他们正合力拆除气力除灰一、二电场的输灰管道,汗水湿透了工作服,眼神中始终透着坚定。

另一边,伴气管道起吊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小心,慢一点,注意保持平衡!”检修工骞坤全神贯注地盯着吊钩,管道在吊车的牵引下缓缓升起,在空中划出一道平稳的弧线,朝着预定位置精准铺设。“这新管道可关系着后续的输灰效果呢。”骞坤自言自语着。

改造现场,空气中弥漫着灰渣与汗水混合的独特气息,骞坤拿着技术方案,指着设备说:“目前输灰管道和进气阀组已经全部拆除完毕,接下来就是安装新的先导阀,一共需要145个……”话音未落,李彬就拿着测量仪器凑上前,拍着骞坤肩膀,“先导阀安装角度很关键,必须严格控制在35-40度之间,咱们都仔细点儿,一定按照这技术方案和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把关,还要把控制逻辑优化到位。”说着,二人便相互配合着,小心翼翼地调整先导阀的角度,“再往左一点,角度还差一点……好,就这样!”

图为检修人员检查除灰电磁阀

作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技改场地空间狭窄,高空作业和交叉作业带来重重挑战。“这地儿也太窄了,转个身都费劲儿啊。”骞坤皱着眉头嘟囔着。“办法总比困难多,场地有限,咱们就优化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时段。”王玮思索片刻后,沉稳地说道。“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

技术改造专业人员见招拆招,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分配施工时段,尽可能减少对工期的影响。同时,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技改的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协调工作,确保不发生水、气、声、渣、土等污染环境事件,为绿色改造之路扫除一切障碍。

按照施工方案,该厂采用先导式专利除灰技术,沿一、二电场输灰管道依次安装专用伴气管道,自动式成栓阀、进气阀组及控制系统,对原仓泵的下料阀、出料阀、下料管进行系统改造,更换排气阀8件、进料阀8件、下灰管金属伸缩节8件,出料阀移位8件,全面保证输灰系统气密性。

图为检修人员调整压缩空气进气门

“以前这除灰频次高,吹扫时间也长,耗气量还大,这次改造完,这些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啦!”谭顺刚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是啊,改造后输送气源压力会从0.5兆帕降到0.3兆帕以下,输灰流速也从每秒12米降到每秒8-10米,输灰频次和管道磨损大大降低,输灰管道、阀门设备的寿命也能延长不少。”李彬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不仅如此,项目改造后,同工况下压缩空气平均耗气量降低约50%,输灰能力提升30%,实现粉煤灰满管输送,杜绝了因输灰管道堵塞造成灰斗高料位等意外事故,避免引发安全和环保事故,有效保障机组环保经济运行。

“针对改造中的难题,要积极开展科技攻关、QC成果、课题研究等,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把每一份资源都用到刀刃上!”靖治富激情澎湃地说道。在“双碳”目标下,该厂始终将“安全生产、降本增效”作为发展主线,技术骨干们勇挑重担,以智慧为刃、以汗水为墨,在生产一线书写着“降本增效”的生动实践,诠释着新时代电力人的责任与担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