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途守“动脉”,热血映初心。在雁宝能源运销公司57.12公里长的自营铁路专用线上,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整日与冰冷的铁轨、沉重的维修工具为伴,用汗水与坚韧守护着煤炭运输“动脉”,为能源稳定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12月10日,呼伦贝尔大草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气温已下降至零下22摄氏度,狂风呼啸着掠过草原,日光洒在雪面上,泛出刺眼的光芒,这看似美好的景象丝毫没能驱散彻骨的寒意。
8点55分,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线路维修班组值班室的寂静。“喂,杨班长,雁南站铁道线T22至T35点区间路段出问题了,由于近期频繁运煤,轨道下沉,急需整治,不然煤炭外运进度将受到很大影响!”放下电话,有着二十余年线路维修经验的班长杨武龙迅速起身,眼神里透着老练与干练,有条不紊地召集队员。
图为线路维修工正在进行线路捣固作业
杨武龙迅速清点人数、检查工具,目光落在几台内燃捣固机上,这些捣固机是整治道床的“主力军”,今天要靠它们把下沉的道床重新夯实。队员们熟练地将捣固机上道,并带着检修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故障路段,雪地里留下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到达现场,杨武龙大声喊道:“大家抓紧,先捣固道床,恢复轨距!”内燃捣固机嗡嗡作响,打破了荒野的寂静。操作手闫辉双手紧握捣固机手柄,机身剧烈震动,震得他手臂发麻。每次捣固道床,都溅起一片片雪雾,雪雾伴着冰冷的碴石碎屑崩到脸上,像刀扎了一样。可闫辉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组捣固完成后,他额头上竟冒出热气,棉帽下的鬓角挂满汗珠,转瞬间又结成冰碴。
图为线路维修工正在对捣固后的线路进行填补砟石
几轮捣固下来,道床渐渐恢复坚实,但新问题接踵而至,杨武龙蹲在轨道旁,手中的钢尺精准测量着轨枕间的砟石凹陷程度,嘴里念叨:“这段凹陷最深的地方超了五厘米,得赶紧补上。”“行嘞,班长,咱绝不让轨道留隐患!”李继尧拍了拍身上的霜,干劲十足地应道。他身强力壮,率先抡起铁铲,铲起砟石朝道床奋力一甩,石渣簌簌落下。但呼啸的风吹得石渣四散,李继尧急得直跺脚:“这风真碍事,班长,这么整不行啊!”杨武龙抬眼,高声喊道:“别慌,先把砟石运到路基上,再慢慢铺匀!”
图为线路维修工正在夯实线路路基
杨武龙则趴在轨道边,紧盯填补情况,时不时伸手扒拉砟石微调,“这儿还不够,再添点儿。”杨武龙向新入职员工张伟说,张伟小声问:“班长,这么精细,有啥讲究吗?”杨武龙耐心说:“砟石不均,列车跑起来就不稳,咱得抠细节!”一铲又一铲,历经数小时,凹陷的道床终被填平,他们又对修复后的铁轨进行拨道作业,确保轨道几何尺寸优良。
午饭时间,大家围坐在背风的工具车旁,盒饭刚打开就凉了一半,大家吃完午饭,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图为线路维修工正在扒松砟石准备拨道作业
日光渐渐西斜,他们的身影依旧在铁道线上忙碌穿梭。这一天,线路维修班组共整治轨道下沉28毫米,填补砟石67立方米,拨道15毫米。线路维修班组这群朴实的汉子,无惧风雪、无畏严寒,于细微处保运输,以平凡铸就非凡。
当夜幕沉沉落下,寒星镶在墨色苍穹,似在无声凝视这条蜿蜒的“钢铁动脉”。忙碌一整天的“守护者”们,拖着疲惫身躯,缓缓朝休憩处走去。他们身后,检修平整,泛着冷峻光泽的铁轨上,一条“钢铁巨龙”划破夜幕,满载着煤炭驶向远方,将温暖送往千家万户。